标准编号:GB/T 11651-2008
标准名称: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
替代关系:替代1989年版本(GB/T 11651-1989),2022年1月1日起被GB 39800.1-2020取代并废止。
发布部门:国家质检总局、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。
实施日期:2009年10月1日。
适用于各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在作业中科学选用个体防护装备(PPE),涵盖39类作业场景,例如:
物理危害:高温、低温、噪声、强光、振动等;
化学危害:毒物、腐蚀性物质、可燃性粉尘等;
生物危害:生物毒素、病原微生物等;
其他风险:高处作业、井下作业、密闭空间作业等。
术语定义
新增“冒顶片帮”(矿井坍塌)、“WBGT指数”(热强度评估指标)等术语。
明确“个体防护装备”为防御物理、化学、生物危害的护具总称。
作业分类与防护要求
将作业危险特征分为39类,包括:
机械伤害(如操作转动机械、接触锋利器具);
环境风险(如涉水作业、地下作业);
特殊场景(如放射性作业、激光作业)。
规定防护装备的性能指标(如防坠落、防腐蚀、防辐射)。
装备选用原则
匹配性:根据作业类型选择对应装备(如焊接面罩、防毒面具);
综合性:多重风险场景需结合多功能装备;
合规性:参考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。
判废条件
技术指标不达标、过期、破损、定期检验不合格等;
判废流程通过附录A流程图规范。
附录说明
附录A:个体防护装备选用和判废程序;
附录B:装备使用期限的指导性规定(资料性)。
新增内容:
作业类别扩展(如“井下作业”“有碎屑飞溅的作业”);
防护装备种类增加(如防静电手套、防水护目镜)。
修订内容:
更新“高温作业”“噪声作业”等定义;
细化判废流程和管理要求。
自2022年1月1日起,GB 39800.1-2020《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 第1部分:总则》全面替代本标准,新增危害评估、追溯管理等要求。
当前(2025年):建议优先采用GB 39800系列标准,同时参考原标准理解作业分类逻辑。
注:本简介综合了GB/T 11651-2008的核心内容,实际应用需以最新标准为准。